匆匆书屋 - 经典小说 - 台上五分钟在线阅读 - 第十章 权利与权力

第十章 权利与权力

    

第十章 权利与权力



    晚上十点左右,宋溪回到家。她将书包放好,随手把花束搁在桌上,轻步朝书房走去。

    她敲了敲门,听到林晏之淡声回应:“进来吧。”推门而入时,看见林晏之坐在书桌前,神情专注,眉眼间透着一贯的克制与冷静。

    他盯着屏幕上那篇尚未定稿的文章,鼠标在掌下不停滑动,点击声短促而有力,像是在斟酌,又像在果断决策。键盘偶尔响起敲击声,节奏明晰,每一下都如精准的鼓点敲在她心上。

    宋溪没有出声,悄悄搬来旁边的椅子,在他对面坐下。

    “你还在忙工作?”她托着下巴看他,语气柔和又带点好奇。

    林晏之这才抬头,目光沉静,语气如水:“有篇比较重要的文章,审核完得尽快推进。”

    这是她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他工作。灯光照在他俊朗清隽的脸上,眉骨分明,唇线冷峻。他静如山峦,仿佛沉在一片深海,不起波澜,却格外有存在感。

    她又意识到,自己对林晏之的日常工作,知之甚少。

    “你经常这么晚还加班吗?”她问出了自己的疑惑。

    “看情况。有突发事件的时候会忙一些。”他一边回应着,一边快速调整完最后一段内容,定了终稿,交给下属继续跟进。房间突然安静下来,林晏之开始专心致志地看着她。

    “你们日常上班都在忙什么?我今天中午没等到你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抱歉。”他的语气柔了些,“下次有临时情况,我会及时和你沟通。”他关掉屏幕,双手交叠着放在腿上看着宋溪,神情柔和下来:

    “平时的事很杂,但最终目标是维持秩序、引导风向。”

    他说得模糊,却不显敷衍,像是不太愿意将那些冰冷枯燥的事过多拆解给她听。

    宋溪轻笑了一下:“我以为我们都算文字工作者,毕竟听起来都是文化和宣传这一块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不一样。”他轻声纠正,声音带着不容辩驳的冷静,但没有进一步解释。他转问:“你最近忙吗?”

    “还好吧。我刚入行,脱口秀有挺多东西要学的,但国内几乎没有什么成熟的体系。”

    “你打算一直讲下去吗?”他盯着她,带着某种探寻。

    宋溪摇了摇头,眼神里带着犹豫:“现在想讲,以后的话…我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林晏之起身,绕过桌子,将她整个人抱起来,轻轻放在自己腿上。他的动作一如既往地沉稳有力,带着克制的温柔。宋溪顺势把手搭在他肩上,整个人靠进他怀里,鼻尖触到他衬衫上淡淡的松木香,安心又带点陌生。

    “你需要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。”他握着她的手,语气低沉而温和,“不能想到什么就做什么,虽然这很勇敢,但现在是我们两个人,我希望我能帮你。”

    宋溪靠着他,眼神轻轻晃动:“我不知道,大概继续讲下去、或者出书、写论文、开一家自己的脱口秀俱乐部……我想做的事太多了,但好像也都很小很少。”

    她声音轻得像在自责:“我知道自己好像一直在逃离。本科毕业不想工作就读博,读博后逃不掉就业,自然而然地找教职当老师,觉得国内学术环境不适合我,又开始讲脱口秀。”她像是在暴露自己的一切:“我好像没有固定想要做什么职业的想法,我只想做我喜欢和擅长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林晏之没有立刻回应,也没有顺着她渐渐低落的情绪往下滑,而是换了个角度:“你想参加线上节目吗?”

    “不是很想。”她回答得较为干脆。

    “你想当负责人安排一切吗?”

    “想……也不想。”宋溪开始有点迟疑。

    他点头,像在验证什么,接着问道:“你相信人可以互相理解和尊重吗?”

    “是……虽然有时候也不是。”她皱了皱眉,不太明白他的问题指向,但仍然认真回应着他。

    “所以我说我们不一样。”林晏之看着她的眼睛,声音很低,却像划过水面的一道锋线将两人割开。

    他耐心解释道:“你工作的前提假设,是人类可以互相理解。个人可以站在台前,通过表达和沟通,在有限时间内直接感染他人,唤起群体的共鸣。”宋溪稍微点了点头,林晏之接着分析:

    “我工作的假设是,人类本质上存在隔阂。人们需要强制的教化和系统的引导,才能达成有限的相互理解。抽象的组织要隐身在幕后,通过宣传和舆论,引导无数个具体的个人,潜移默化地控制一切。”她微微抿唇,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林晏之继续长篇大论:

    “我尊重你,也支持你的工作。如果你想一直做下去,那就要确保你始终拥有发言的权力,而不是言论自由的权利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你发言的权利,是建立在可被利用的政策制度、垄断的平台机构和易变的观众舆论上,那很危险。你一旦出了一点差错,就永远无法再登台。”他说得平缓,语调里却透着一丝冷峻和危险。

    宋溪也渐渐认真起来回应他,虽然她也不知道,为什么自己下了班后,在家里还要继续讨论这些严肃的话题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,但有些事情不是我说了算,我只能做好自己。别人怎么说、怎么做,我从来都管不了,也不想管。”

    “你太相信和尊重平等了。”林晏之的神情也严肃了起来,语气一寸寸压低:“如果你要做好自己,你就必须先控制他人。”

    宋溪没有回话,只是垂下眼睫,沉默是她此刻唯一的回应。

    片刻后,林晏之又换了个比较客观的问题,接着询问:“你知道你们这个行业目前面临什么问题吗?”

    宋溪抬起眼睛看着他,认真地分析:“线上演员更换频繁,线下演出周期短,缺乏清晰的晋升路径,行业规范不明确,监管也越来越多……太多了,我也不知道我的观察和感受是否正确。”她接着补充:“我在入行的时候做过一些调查,但亲自加入的时候,才发现很多事情和我想的不太一样。”她声音渐渐低了下去,郁闷的情绪悄然蔓延在两人之间。

    “你好像有点悲观主义。”

    “是,我知道。”宋溪果断回答,她确实挺了解自己的。

    林晏之伸手揉了揉她的肩,又抚过她的脸颊,动作轻柔,像是安慰:“我和你说这些,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你。列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。”

    “问你是否要参加线上活动,是不希望你太早暴露自己而被伤害。无论你做得多好,都会有人不喜欢你。而且你应该知道,靠语言和文字为生的人,如果不能发声,是一种怎样的痛苦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表达,但也要保护自己。”

    宋溪轻轻点头,表示理解。

    他继续缓缓剖析:“行业新人一直在替换,敢说的人逐渐不能说,但这也意味着你可以持续不断地培养不同的脱口秀演员,而不是你一个人孤军奋战。否则对你来说,负担会很大,你会是最危险的那个人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必替所有人说话,你也不能代表别人。你要做的,是帮助他们,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发声。”他沉稳坚定的声音继续响起:

    “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,是你可以考虑逐步转向幕后。这涉及到我刚刚问你的第二个问题,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团队、阵地和体系,用你的权力,去保障更多人的权利。”

    宋溪听着他的话,心里涌起一点点苦涩。她当然知道他说得对,她也懂得权力运作的逻辑,但是她做不到,甚至一直逃避。她不想划分强与弱,拒绝控制与被控制,她想尊重每一个人的特点和选择。

    她如实将想法告诉了林晏之。

    “人们不会尊重一个普通人的慈悲,只会臣服于上位者的宽容。”林晏之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,灯光照在他的脸上,明暗交错。

    “我理解你的想法和选择。”他语调微微松动,“但我希望你可以找到一个方式,持续、健康地发声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我的第二个建议。你应该回到你的学术优势上,用你独特的视角做一些别人还没做的事情,继续观察社会、研究行业结构,无需迎合市场流量或观众舆论,或者平台机构的控制。”他的声音坚定有力,好像带着一切问题都会解决的自信。

    “你要继续作为一个学者,真实地记录和研究这个行业与社会。从理论开始,结合历史和实践,引导建立行业规范,明确职业生涯途径,争取更具理性和自由的言论空间。”

    林晏之在连续地解释了很多之后,终于停了下来。宋溪眼神渐渐恍惚,耷拉了肩,懒懒回应:“又要写论文啊……”

    他轻笑了下,语气柔和:“这些只是我的建议。怎么做,由你决定。我不会强硬插手,但我希望我们能达成共识。”

    宋溪轻声回应:“我也想过这些,但可能还需要时间……我以前想做很多事情,但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。”

    她没想到,自己第一次真正谈论对于脱口秀行业和人生的想法,竟然是和脱口秀行业外的人,甚至是她才刚认识三天的丈夫。

    “谢谢你和我讨论这些。”宋溪缓缓补充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你好像也不太擅长求助,你可以利用我。”林晏之又按了按她的肩膀,声音温柔。

    虽然宋溪明白林晏之是真心地为了她和她们两个人好,但隐隐约约感受到的说教和控制,又让她有点逆反情绪。

    她伸手轻轻掐了掐他的手臂:“说得好像你很了解我一样。”她接着开始吐槽:“而且你不是我老公吗?怎么刚刚听着这么爹味。”

    林晏之柔和地笑了一下,没辩解,只是亲了亲她。

    “饿了吗?我想吃点东西。”宋溪靠在他肩上,语调开始变得轻快:“顺便下楼一起陪西西玩一会儿。”

    他低头看着她,声音低沉:“我确实很饿。”又意味不明地加了一句:“我现在想履行丈夫的义务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宋溪敏锐地察觉到下身的贴近触感,身子微微一僵。

    他平静地看着她,又像一次沉默但炙热的告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