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.三一学校
11.三一学校
阅清姿生于寻常小康之家,日子不算富足,却也温饱无虞,只是手头时常稍显拘谨。 她成长于单亲家庭,母亲独自将她抚养长大。在这段岁月里,表姐时常伸出援手。 表姐是个飒爽果决的人,敢想敢做。她不甘于现状,毅然决定出国闯荡。起初家人并不支持,但她坚定地相信自己能搞钱。 阅清姿劝过表姐要谨慎,但表姐信人生得赌一把,也自信计划周全。 海外求学时,表姐结识了在故乡小城市里几乎无缘得见的人物。她迅疾从中把握机遇,初次尝到阶层跃升的滋味。 阅清姿就读于本地顶尖高中,学业出众,屡获奖学金。校园里虽不乏家境优渥者,但真正称得上富贵的寥寥无几,多不过中产之流。 即便只是中产,他们的生活已然让阅清姿觉得光鲜耀眼。 而表姐口中那些真正属于“顶层”的人。留学一年动辄花费上百万的群体,对她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。 他们在国内通常就读于国际高中为出国上大学做准备,或早早出国,很少会留在国内参加考试。 对于他们来说,这种考试既不划算,也非必要。 他们依靠信托基金的滋养,从容地活在世界里。 她根本不能碰见。 所以,当表姐尝到甜头、叮嘱她好好学口语,并主动提出要教她的时候,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 “钓凯子就钓呗,钓凯子影响我好好工作么?一边钓凯子一边赚钱不更香?钱上加钱。” “搞得像我真的一个凯子不钓还赚到钱他们就不酸了一样,总能从别的地方蛐蛐我。” “他大爷的,蛐蛐一百遍现在还不是只能眼巴巴的望着我假笑。” 人总是如此。 不会对遥不可及的事物产生真切的渴望。你或许会喊着“我要赚十个亿”,但内心却很难被这个宏大却模糊的目标真正驱动,相反,“先赚个十万”却更实在、更迫切。 既然表姐可以,那么她,也未必不行,她选择相信。她缺少表姐的冒险性,但不代表她没有行动力。 她不曾想到,原来机会,真的只属于那些准备好了的人。 她盯着手机屏幕里那笔刚刚到账的预付金额,忍不住轻轻笑出了声。 这钱是以防她刚出国没钱而提前打给她的,后续的钱,依然会按月打来。 她起身穿好衣服,将那件带有校徽的衬衫仔细扣好。 她借着祁冕的关系,进入的是纽约曼哈顿的三一学校。 这所顶尖私立学府历史悠久,是美国最古老的学校之一,坐落于繁华的曼哈顿上西区,紧邻著名的中央公园。 学校不向国际学生发放签证,仅可能录取那些随父母移居纽约的国际学生。 但…… 阅清姿走到酒店楼下,看到了祁冕。 但她就是能入学。 他正懒散地倚在车后座,另一只手还拿着一杯冰咖啡。 这段时间一直没怎么见到他,也不知他自顾自去哪儿寻欢作乐了。发消息过去询问,他也回得敷衍,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——自从那晚从夜店分别,这还是头一回见他。 他穿上带学校标识的衣服。 整个人气质不同了些。 减了几分平日里的混账劲儿。 倒多出些许清爽的学生气。 像野兽被套上驯服的皮囊。 领口规整。袖线笔直。 他微微侧过头来看她,绿眼睛清亮,神情有点不自然,嘴角却扯出那抹惯有的坏笑: “穿上学校的东西还挺像那么回事儿。” “怪不得能忽悠人。” 三一学校与国内传统学校截然不同,招收学生并不多,只有千人,门槛极高,实行小规模精英教育,每个教学班平均十几名学生,采用选课走班制。 高年级阶段为大学预科模式。 作为祁冕的专属陪读,她无法按照自己的兴趣选课,只能全程跟随他,成为他每堂课的小跟班。 而祁冕的选课清单简直将“商业与领导力”这四个字贯彻到了极致——清一色的高级课程,毫不掩饰地彰显着精英教育的野心。 “AP微观经济学、AP宏观经济学、AP统计学、商业与管理学……”祁冕漫不经心地扫过课表,念出课程名称。 阅清姿坐在一旁听得头皮发麻,哪来这么多AP课程! AP课程由漂亮国大学理事会开设在高中学校的高阶课程,具有大学水平,难度和强度都远超普通高中课程。 而这还没完。 “模拟国会、领导力俱乐部、机器人俱乐部……” 就连课余项目,也都散发着nongnong的人上人味儿。 “俱乐部活动或者艺体类的课余项目,你可以玩自己感兴趣的。”祁冕关上手机,“课余活动本来就自由些,不像正选课那么死板麻烦。” 阅清姿已经打起十二分精神,准备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。 她反复查阅学校发的邮件资料,仔细研究所需的学分要求与课程结构。 “对了。”祁冕的声音传来。 阅清姿转过头,对上他那双绿眼睛。 他像是突然想起了有趣的事情,嘴角慢慢地、一点点地勾起来: “艾瑞克也在这个学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