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《昭夜行》(方线)
3《昭夜行》(方线)
秋意渐浓,香山的红叶燃至最烈。霍一坐在自己工作室的落地窗前,窗外是北京略显灰蒙却无比辽阔的天空。她刚结束一个漫长的视频会议,内容是即将启动的《昭夜行》项目前期筹备。 这是一部投资巨大、备受瞩目的大女主古装剧,改编自她在七点网站上的小说,内容取材于中唐时期,融合了历任唐代公主的政治命运轨迹,虚构了一位“昭阳公主”,讲述她如何从少女时期的虚封宗室,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周旋,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,成为镇国公主,安西大都督,最终达成目的,却选择功成身退,扶持自己的女儿登上至尊之位。 为了尊重历史,也为了过审,霍一主动为女主角昭阳添加了一个现代女性穿越的环节,以此显示“虚构”,并未过多着墨。 电脑屏幕上还残留着会议成员的列表,投资方、平台代表、导演、核心制片团队……她的名字挂在显眼位置,头衔是“原著作者/总编剧”。这个位置赋予了她极大的话语权,尤其是在演员选择上。会议中,她再次明确且坚持地提出了女主角的唯一人选——方欣。 制片人在会议末尾打了个哈哈,语气带着商人的圆滑与试探:“霍老师,方欣老师呢,演技和气质肯定是没得说,观众也有情怀在。就是……现在市场上,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担纲绝对大女主的项目,风险确实需要考虑。我们是不是也看看其他几位备选?比如……” 霍一没等他说完,手指在鼠标上轻轻一点,调出了一份她让团队提前准备好的数据分析报告,声音透过麦克风,平静却不容置疑:“陈总,数据在这里。方欣女士的国民认知度、经典角色滤镜、以及近期在网络话题上的怀旧热度,综合评估并不弱于任何一位当红流量。所谓风险,源于制作方的不自信和定位模糊。《昭夜行》的卖点不是少女怀春,是中年女性的权谋与史诗。我们需要的是能压得住场、经得起特写、眼里有故事的女演员,而不是一张单薄的少女面孔。这一点,在我决定做这个项目之初,就是核心定位。” 她顿了顿,语气放缓,却更显分量:“至于市场风险,我来承担。如果最终因选角问题导致项目不及预期,我的编剧酬劳可以相应调整。” 这话一出,视频会议里安静了几秒。谁都知道霍一不仅仅是编剧,她背后若隐若现的背景让她的“承担”二字重逾千斤。制片人立刻笑了,语气变得无比顺畅:“哎呦,霍老师您看您说的,咱们是一个团队,风险当然共担共担!您的眼光我们绝对相信!那就这么定,方欣老师!我们这边立刻开始接洽,尽快把合同敲定!”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、被强势引导的和谐中结束。 霍一关掉视频,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,轻轻吐出一口气。办公室里只剩下了空调低沉的运行声。她并不喜欢动用这种隐形的威慑力,但效率至上,她厌恶在无关紧要的环节上反复拉扯。对于方欣,她志在必得。 这不是一时冲动。就像她会议中所说,项目定位如此。但更深层的原因,只有她自己知道。 电脑旁边放着一个平板,屏幕保护程序是随机切换的老剧截图。恰在此时,画面定格——是很多年前那部《我和僵尸有个约会》,画面上的女子,正是方欣饰演的瑶池圣母。并非多么高清的画质,甚至带着年代感的模糊,但那双眼眸中的偏执与浓烈的情感,却穿透了时光,瞬间击中了正在放空的霍一。 她怔怔地看着那张脸,记忆被拉回了很多年前。 那时她大约十二三岁,叶正源公务繁忙,时常不在身边,小楼一带,因为过高的安保水平显得无比空旷寂静,霍一没什么朋友,和同学相交寥寥,每逢下学或节假,只整日躲在房间里,用电脑泛泛打些游戏,间或关闭窗口,打开影视播放,选港剧来看。 那年代,内地影视剧依旧以注重质量闻名,不可避免的深刻立意让还是少女的霍一倍感隔阂,对于利益人情,她在叶正源身边自小见得够多,近乎本能地反感,反而是港产片,激情过火,浪漫癫狂,偶尔用一些职场剧的轻快节奏和现代都市的寂寞感,吸引她的目光。 她记得,那部名为《永恒国度》的片子,大概不到四十集,出场的女性或艳丽,或清冷,总有一种香港女性的潇洒明快。 唯独方欣,临近大结局的时候,她饰演的瑶池圣母在屏幕正中,披着红袍缓缓转身。 那一瞬间,霍一感到呼吸微微一滞。 屏幕上的女人,并非少女的娇憨明媚,而是一种成熟的、近乎神性的悲悯与偏执交织的美。她的面容在柔光下显得有些不真实,眼眸深邃,仿佛蕴藏着亘古的哀愁与浓烈到毁灭一切的爱恨。她为爱痴狂,为恨偏执,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场盛大而凄美的神话。 那对于刚刚开始对同性产生模糊好感和憧憬的霍一而言,如同一道强光,猝不及防地照进了她幽暗的心室。那种极致的情感张力,那种不顾一切的毁灭欲和占有欲,那种仿佛顷刻间死去,却追求永恒的绝望感…深深地击中了她。 霍一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的吸引,是崇拜,是向往,还是某种更隐秘的、与情欲初萌相关的悸动。她只是下意识地记住了那张脸,那个演员的名字。 此后多年,霍一关注着方欣的动向,看她从亚视过档TVB,看她演了无数个或妩媚或端庄或狠辣的女配角女主角,却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运气,未能真正跻身一线。她的美丽依旧,甚至随着岁月增添了更多风味,但机会似乎越来越少。霍一偶尔会在一些怀旧向的港剧盘点里看到她的身影,心里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惋惜,还有那种…源自少女时代的、未曾褪色的特殊滤镜。 而关于瑶池圣母,关于那个最初的印象,也早已深植于霍一的审美体系深处,成为她衡量“女性魅力”的一个隐秘坐标。 选择她,有理性的市场分析,有项目契合度的考量,但最初的那一点火苗,源自于此。一种近乎私心的,想要将记忆中的光影拉回现实,想要近距离观察、甚至……亲手重新“塑造”这份魅力的冲动。 手机嗡嗡震动起来,打断了她的思绪。来电显示是香港的号码,是《昭夜行》的港方合作制片人阿Kim。 “霍老师,打扰了。”阿Kim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,语速很快,“同方欣小姐那边初步接触过了,她的经纪人好惊喜,反应非常积极。方欣小姐本人好像也有点意外,特意问起系边位编剧老师如此看重她。” 霍一的心跳不易察觉地漏跳了一拍,语气却依旧平淡:“嗯。项目书和部分剧本初稿发过去了吗?” “发过去了发过去了!方小姐那边说会尽快看,睇来兴趣很大。”阿Kim的声音透着兴奋,“不过霍老师,有件事……方小姐那边委婉地问,系唔系有机会在签约前,同您这位总编剧先沟通一下?佢话想更深入了解下角色同剧本创作理念。” 霍一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。这要求合情合理,甚至显得对方很专业很认真。但她的第一反应竟是……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。像是要去见一个认识了很久、却从未谋面的、存在于虚幻光晕中的人。 “可以。”她听到自己冷静的声音回答,“你安排时间。电话或者视频会议都可以。” “好的好的!我来协调!”阿Kim连连答应,“对了,霍老师,方欣小姐听说您点名要她,好像真系好感动。这几年找她的本子不多,更别说这种大制作绝对女主了。我估佢心里肯定好多疑问同好奇。” “知道了。”霍一应道,“敲定时间告诉我。” 挂断电话,霍一发现自己的掌心有点湿濡。她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,试图平复那点突如其来的紊乱。 为什么紧张?她问自己。只是工作伙伴的一次前期沟通而已。方欣对她而言,是一个符号,一个审美对象,一个适合角色的演员。仅此而已。 但她无法忽略内心深处那点隐秘的、躁动的期待。她想听到那个声音,不是电视机里经过后期处理的声音,而是真实的、带着呼吸声的,从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。她想听听她如何解读角色,想看看她褪去瑶池圣母的光环后,本人又是何种模样。 几天后,沟通的时间定了下来。方欣那边似乎特意空出了时间,显得极为重视。 视频连接接通的前几秒,霍一罕见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,确保摄像头里的自己依旧是那副冷静专业的模样。 屏幕亮起,对方的身影清晰起来。是在一个看起来像是家中书房的地方,背景是整排的书和些许绿植。方欣穿着简单的米白色针织衫,黑长直发柔顺地披在肩头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淡妆。她看起来比荧幕上更瘦一些,五官精致,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,却更添风韵。尤其是那双眼睛,依旧明亮,带着笑意和些许探究,直视着摄像头。 “霍编剧,您好。”她开口,是那种霍一记忆中熟悉的、带着独特韵味的御姐音,但因为说着普通话,语速刻意放慢,咬字带着一点柔软的、生涩的味道,果然如资料中所说不太达标。 “非常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,真的好意外,好惊喜。” 但霍一听在耳朵里,心头却莫名一动,她维持着表面的镇定,点了点头:“方小姐你好。不必客气,选择你是基于对项目和角色的综合考量。你看过项目书和部分剧本了?”她直接切入主题,不想让寒暄显得过于冗长。 “看过了,反复看了好几遍。”方欣微微前倾身体,眼神变得专注,“昭阳公主这个角色,真的好有魅力,也好复杂。我好钟意。只是……”她顿了顿,似乎在斟酌词句,“剧本里她的年龄设定,好像同我本人比较接近?我记得原著小说里,公主登场时要更年轻些。” 霍一心中一动。她果然敏锐。“是的,做了调整。我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,其阅历、心智和面临的困境,更能承载故事的力量。少女的天真烂漫,并非这个项目的核心。”她回答得很快,理由充分,刻意忽略了自己那点私心——为了更贴合方欣现在的状态。 方欣闻言,眼睛明显亮了一下,那是一种被理解和认可的欣喜。“原来系咁。霍编剧您说得对。这个年纪的女人,故事先至更多。”她笑了笑,眼角泛起细密的纹路,却丝毫不减魅力,反而显得真实而生动,“那我真的要更加努力,唔好辜负您的期待同改编。” 接下来的沟通顺畅得出奇。方欣显然做足了功课,对角色的理解颇有见地,甚至提出了几个关于人物小传细节的疑问。霍一发现,她的确符合自己最初的预想,并非只是空有某种演技模式的TVB演员,对表演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。 过程中,方欣偶尔会因为思考而微微蹙眉,偶尔又会因为说到兴奋处而眉眼弯弯。她的表情很生动,语气温柔而真诚,时不时会带出几句粤语感叹词,又慌忙用普通话补充说明。霍一发现自己很难一直保持最初那种纯粹的、审视工作伙伴的心态。她的目光会不自觉地在对方开合的双唇、细腻的脖颈线条上短暂停留。 “霍编剧好像好了解香港以前的电视剧?”方欣忽然问道,语气像是随口闲聊,“经纪人同我讲,您系内地好出名的小说家,好年轻,没想到会点我呢个‘老家伙’。”她自嘲地笑了笑,眼神却带着试探。 霍一的心轻轻一跳,面上不动声色:“作品说话,年龄和地域不是问题。方小姐过去的作品,很有厚度。”她巧妙地将“了解”归结于对作品的广泛观看,避开了私人化的倾向。 方欣笑了笑,没再追问,但那眼神仿佛洞悉了什么,又或许只是霍一的错觉。 通话结束前,方欣再次郑重道谢:“霍编剧,真的好感谢您。我会珍惜这次机会,尽全力做好。”她的目光透过屏幕,显得无比真诚,“期待尽快进组,当面同您请教。” “期待合作。”霍一颔首,切断了视频。 画面暗下去,办公室里重新归于寂静。霍一却久久没有动弹,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对方那把放缓放软了的、带着独特腔调的普通话。 她不得不承认,方欣本人,比记忆里的影像和资料上的照片,更具吸引力。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、混合着成熟风韵、专业态度以及恰到好处的……天真感?的复杂气质。她表现得体、温柔,甚至偶尔流露出不符合她年龄的些许笨拙,但霍一能感觉到那温柔表面下的精明与坚韧。一个在娱乐圈浮沉多年却并未真正沉没的女人,她如是想。 这次沟通,非但没有打消霍一那点隐秘的期待,反而像投入静湖的一颗石子,漾开了更深的涟漪。